[转载]做满足用户需求的社区

  很少逛别人的blog,特别是技术型的blog,今天随便一转,看到一篇好文。现在要搭建一个社区,从技术上很简单,可是很多都是坛花一现,追根究底,的确是和开发者的初忠有很大的关系。一个项目,或者说一个公司,必须要盈利,这样才能支撑项目发展所需要的财力;在盈利的背后,也必须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项目所有的目的都只是围绕赚钱,那么可能刚开始可以通过新颖的技术,花哨的功能,红极一时,最后却也不得不面对坛花一现的结局。

  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不错。在中国,不仅是IT行业,在各个领域,像我自己切身体会比较多的,电影,音乐,到处都是模仿甚至copy,我们太缺乏自己的idea了。

  当然,并不是完全要打破别人已有的东西,就拿开发网站来说,用户早已经习惯的东西就该去尊重他们的习惯,在这方面标新立异,无异于拒人于千里之外,除非真的有非凡的影响力,可以让大家都改变原来的使用习惯。

  还是看原文吧,我觉得是写得非常不错的。

  随手转载一下,附上原文链接:

  http://blog.163.com/qiyiguo2005@126/blog/static/2533660200841214756230/

  今天早些时候在我的报纸里读到这么一条新闻:“Fashionspace.com:Myspace的时尚界姊妹版:,点开看了看,原来是一名23岁的伦敦时尚专业毕业生Holly Bellm在去年十月创建了一个类似于Myspace.com的时尚社交网站,当然目前该网站很火,每天有来自120个国家的20,000名用户登录,要不然也不会被当作一片新闻出现。

  www.fashionspace.com网站的特点是通过上传模特照片的方式来帮助会员兜售其设计,并为会员的时装秀打广告。创始人Bellm说,“我们的宗旨是帮助年轻的设计师打开市场,我们期望通过网络工具帮助他们提高销量,”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迅速吸引一大批年轻设计师的原因。最起码在想法上和别的做社区的立意就不一样。

  这让我想起国内的一些社区,一味的照搬国外的模式,不从自己的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他们做社区根本不明确自己的用户人群到底有哪些,根本不清楚自己做社区的目的是什么.老想着在社区里投放广告挣钱,这太可笑了.

  看到facebook做交友社区很成功,于是一夜之间无数个中国facebook在仓促中诞生了;看到Craigslist分类社区做的很成功,于是一大批分类社区也如春笋般发芽了;看到flickr做照片分享很成功于是又出现了一大批图片分享网站;看到twitter很成功,于是相应的饭否叽歪也来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从另一种角度出发,做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社区呢。为什么做社区就一定要做交友,分类广告,或者音乐呢?

  为什么不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究竟还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社区呢?

  为什么就不能好好静下来仔细思考facebook,flickr这些网站为什么能成功? 呵呵,总是有太多的为什么。

  我想简单的说来是他们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下满足了用户特定领域的需求。

  人们在熟悉了网络环境之后交流变得方便起来,所以网络交友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facebook在适当的时间产生了。

  人们在被形形色色乱七杂八的网络信息搞得头晕脑胀的时候,分类广告开始展现出了它独到的魅力,于是Craigslist被众人追捧。

  同样的Fashionspace.com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年轻的艺术家,也是因为这个网站满足了它们的需要。

  我想这对想做社区的人来说是一个启发。你的社区究竟是给哪些用户层使用,你想要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是否舍身处地的为他们的需要仔细思考过,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恭喜你,你的社区肯定不久就像facebook那样火起来!

Related Images:

杂事

  昨天看开幕式看到十二点。

  怎么说呢,不能算失望,也没啥惊喜,张艺谋在印象西湖里的老把戏倒是让我还是感动了一回,倒数计时很有创意。

  整个开幕式中国味十足,这一点其实很好,就是应该多宣扬中国的文化。

  不过中国古代的确是赚足了面子,四大发明光彩十足,连那宣纸都是金光闪闪地;瓷器,海上丝路,这些被日本记录片拍了无数次的题材,终于再一次堂堂正正地登上了中国本土观众的荧幕。

  不过CDY sama说得对啊,现代的东西却没有怎么突出,也许是我们的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等我们有一天,中国的英文单词不再是China(瓷器),而是CPU的时候,那就无比niubility了。

  主题曲,从通俗和易于传唱的角度说,的确如很多人所说远不如Hand In Hand,我想即使是以后,也很难有超越Hand In Hand的作品出现;仔细听了原版以后,感觉还是不错的,毕竟Sarah本身就不是走流行路线的,自然也不会太易于传唱。刘欢和Sarah果然还是有差距的,Sarah的声音的确太赞了。

  点火的创意也非常不错,李宁也真不容易了,支持李宁打倒nike,打倒adi,总得有点民族品牌才好吧。

  早上起得比较晚了,中午过了两点才去解决中饭,顺便随便理了个发,然后去zjg转了一圈,很怀念巴拉达的奶茶,金牛角的草莓冰淇淋,温州村的麻辣烫,除了金牛角没开门以外,都如愿以偿了。

  去温州村的麻辣烫,半年没去了,那个老板还记得我,问我为啥很久没来了,用四川话聊天很赞哪!

  zjg今天原来是新生报道啊,居然被我瞎撞碰到这么热闹的时间。不过下午天气不大好,也没怎么拍照就走了,启真湖的水越来越不平易近人了,翻出我一年多前拍的照片,水是绿色的,现在却是黄色的,-_-!

  下午有点风,最喜欢吹风了,感觉很舒服。

  晚上心血来潮,买了绿豆,百合,银耳,做了绿豆汤,很爽,可惜我现在还没喝到,等冰好吧,○(#ˋ︿ˊㄨ)○。

Related Images:

呼唤睡眠质量

  最近老是做梦,时间睡够了自然醒了,可是腰酸背疼的,人却感到很困。

  然后昨晚做了一个很囧的梦。

  先是梦到和sunseraphics同学聊天,对白很搞笑。小日同学骑着摩托,然后说了一句很雷的话,“这个骑摩托一定要先打火(这不废话么),可是tnnd这车我就从来没点着过”,我在梦中彻底被小日同学雷到了,醒了后被自己雷到,我真是天才。

  然后梦到一棵很大很高的樱花树,满树的花是紫色的,树很高,远远地看就像在半空中,花瓣有的很大很大,有的和普通的一样,错落有致,很是漂亮,可惜怎么拍也拍不到,对焦要么是拉远了要么是近了,急死我了,然后就醒了。

  ○(#ˋ︿ˊㄨ)○

Related Images:

金鱼公主&Wall-E

  最近除了被炒得沸沸扬扬的Kongfu Panda以外,期望最高的就是宫崎骏的新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以及皮克斯的3D动画长片「Wall-E」。

  先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吧,时隔四年,不得不说对这部作品确实倾注了更多的热情,也许这将是宫崎骏带给我最后的长篇作品。宫崎骏的作品,一向都没让人失望过,金鱼公主也不例外。

  金鱼公主,从画风到剧情,和龙猫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与幽灵公主那样恢宏的场面和庞大的世界观相比,金鱼公主更多的是描写成长的故事和家庭的温馨,特别是细节之处,比如久美子像宗介展示她的新裙子,这些儿童时期的趣事也许也曾是我们的真实经历。后来金鱼公主用水喷湿了久美子的裙子,久美子哭的那个表情,真的很能勾起儿时的回忆,觉得很温馨,同时也很伤感,伤感那已逝去的童年和那尘封的记忆。

  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很令人感动,比如宗介的爸爸因为临时出海不能回家晚饭引起的家庭小风波,以及那用灯光打出的B·A·K·A·A·A·A·A·A(笨蛋,笨笨笨笨笨….),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

  作品仍然和宫崎骏的一贯作品一样,仍然可以看到环保,平衡等贯穿主题的东西,使得作品始终散发出淡淡的人文关怀。

  宫崎骏在结尾处,仍不忘给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既点明了结局,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相信那个结局画面,又将是一个最美好的回忆。当然,更具体的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Wall-E,对这部电影倾注的热情可能更甚于金鱼公主,电影海报Wall-E那可怜巴巴的眼神,将我完全摄住了。不过Wall-E反而并没有达到期望值,当然也许是期望过高。

  影片主题说含蓄也含蓄,说直白也直白,主线是环保,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了很多与我们日常生活很接近的观点。

  人应该坚持运动,否则都成了电影里的圆球体了,想当初我们的祖先因为勤劳学会了直立行走,如今却因为懒惰以至于离开了机器连站立也无法完成。还好我不是非常懒惰.

  不要沉迷网络,多结交现实朋友,也在影片中有所表现,比如一开始两个人挨着一起却通过视频屏幕对话,这可能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差不了多少了,比如QQ,BBS,MSN,Blog,也许我们在这些通过网络方式交互的空间中是“好朋友”,可现实中面对面走过也会互不相识。还好我比较反感网络交友之类的,所以在网络上不认识的人一般都是很冷落的样子。

  不过,同样是带着环保主题色彩,Wall-E表现得太过直白甚至夸张,所以看起来觉得真实性大打折扣。

  另外就是爱情这个喜闻乐见的话题,机器之间的爱情啊,多么伟大!影片中几次牵手的细节描写,给沉重的环保主题加入了温馨和诙谐的元素。最搞笑的是,Eve完成使命处于待机状态的时候,Wall-E去拉Eve的手,结果反而被Eve的制动装置夹住。这Wall-E还真胆大,居然敢在Eve没知觉的情况下去拉人家的小手,人家不好意思的啦,我囧,○(#ˋ︿ˊㄨ)○。

  看完之后,与其说是环保动画片,不如说是情感片。

  以下素转载:

  这部片子,老少皆宜~~~
  1。小孩喜欢Wall E他们的卡通造型
  2。年轻人能沉浸在Wall E和Eve他们的爱情中
  3。有识之士能通过片子反思人类的恶劣与对生存的渴望
  4。老年人能通过片子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爱情经历
  5。街上的Wall E玩偶开始倍受亲睐了
  6。黑心的污染制造者与他们勾结在一起的政客们会有极少数人良心发现了

Related Images:

Calverley – Celtic Mysteries & Celtic Mysteries II

  http://reven.8866.org/#album,238,-1

  http://reven.8866.org/#album,239,-1

  今天刚收到这两张专辑,很早以前因为听到那首Greenwood以及Crowned With Ivy就有买来的冲动。专辑封面和音乐都很Mysterious,如同专辑名一样,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甚至也有把这两张专辑直接译为「不可思议」的。

  傍晚的杭州,风轻轻地吹着,今天的天空也很神秘:

  

  两张专辑的封面很相似,这里就传第一张的上来show show吧。
  
  

  
  

  专辑名称:Celtic Mysteries
  专辑制作:Calverley
  音乐风格:New Age, Celtic, Dark Folk
  发行时间:1989

  对 Calverley 这个人所知很少,其专辑也仅仅限于 Celtic Mysteries 及其续集 Celtic Mysteries II。Calverley 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音乐艺术家,其本人也一直喜欢用 Celtic 吟游诗人的身份自居,这位诗人的研究领域跨越 Celtic 文化和希腊文化,创作有很多此类题材的诗歌散文。

  这张专辑发行于1989年,然而邂逅这张专辑却是去年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卖CD的网店上听到这张专辑的试听,当时想买没货,后来就耽搁了下来,直到最近才有机会。

  晚上因为公司的一点事,走得很晚,回来的时候风很大,走在路上第一次完整地听这张专辑。总体印象,并没有达到预期值,因为买这张专辑之前只听过第六首 Greenwood,而这首曲子从个人角度也确实可以说代表了这张专辑的最高水平。可是还是觉得,有 Greenwood 一首,这张专辑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了,何况像 Lord Of the North 这样的曲子也是非常精彩的。

  最喜欢的 Greenwood,暂且翻译为绿色的森林,可能是作者本身是诗人的缘故,竖琴勾画出的纯净世界,如诗歌般浪漫迷人。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摆着身姿,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应该是清晨吧,亦或是月明星稀的夜晚,只有这个时段才会有如此安详的境界。

  整张专辑可听性还是很强的,Elfland,Lord of the North,Moorland March,都非常优美,整张专辑有着凯尔特独特的神秘美感,不可思议。

  专辑曲目:

  01.Elfland
  02.Before The Time
  03.Lord Of The North
  04.There Is An Island
  05.Lothlorien
  06.Greenwood
  07.Rite Of The Kraken
  08.Moonlore
  09.Moorland March

  专辑名称:Celtic Mysteries II
  音乐制作:Calverley
  发行时间:1997
  发行公司:Oasis Productions
  发行编号:OASCD1018

  这是继上一张 Celtic Mysteries 获得一致好评后,Calverley 用心制作的第二张凯尔特风格的专辑,甚至连专辑名也和上一张专辑一致,仅仅是在后面加了一个序号。

  专辑第一首,Crowned With Ivy,就像上一张专辑中的 Greenwood 一样,仅此一曲已经足以凝聚所有的感动。Ivy,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神圣的食物——常春藤。常春藤是一咱蔓性植物,它本身具有蓬勃向上、坚韧不拔、自由自在以及生命力顽强的特性,它外表柔弱却拥有刚毅的内质,常青藤象征着一种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坚定的信念,代表了一种崇尚自由、深沉含蓄,不动声色却又执着向上的精神。

  作者的研究领域跨越 Celtic 文化和希腊文化为主,所以这里的 Ivy 应该是出自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有著欢乐与活力的象徵意义。它同时也象徵著不朽与永恒的青春。常春藤—友谊,结婚,永不分离,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预示春天长驻。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和当初第一次接触刘星时听到一意孤行里的那首“闲云孤鹤”一样,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感觉。不过仔细听下来,Crowned With Ivy 和“闲云孤鹤”又不同,闲云孤鹤描述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淡然处世的人生哲学,更多的是表现刘星那种独特的个性;而 Crowned With Ivy 则更像是一首赞美诗,作者不仅仅是在赞同常春藤坚韧执着的品质,更是用音乐带动着每一个聆听者的心,让每个聆听的人随着音符体验一次灵魂的升华。

  专辑第三首,Dreamweaver 则有点像上一张专辑中的 Lord of the North,完整地听了两张专辑后经常把这两首音乐混淆,以至于听到这两首曲子就分不清到底是在听那张专辑。暂且用轻快来形容这首音乐吧,很喜欢这样轻盈的节奏,背后的鼓点也非常动听,轻轻地震撼着心灵。

  竖琴的音质永远是剔透的。

  专辑曲目:

  01.Crowned With Ivy
  02.The Silver Branch
  03.Dreamweaver
  04.Gently Passing
  05.Incantation
  06.The Crimson Rose
  07.Kestral Song
  08.Hengedance
  09.Willow Maid
  10.Vespers
  11.Spindlestone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