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周岁了

  嗯,阳历27周岁,在公司加班中度过。

  老了,o(丅-丅)o~~,比我老的请自觉假装没看见这句。

  前一阵子听那首《借东西的小人》主题曲中那句I’m 14 years old I’m pretty时,还觉得这词真是打心里喜欢,现在想想原来那已经远离我去了,不过根据神仙法则第X条中所述,过了20岁的人生就是倒着计岁的,那么今年好像13岁,咱和那宫崎骏笔下的小人还算是同龄人…

  晚上和组内一起加班的两头猪一起去考察了离公司不远处的一家饭店,结论是滨江还真是找不到几家好吃的,不过感觉四桥附近倒是比彩虹城这边有生活气息得多。

  回家路上突发奇想自己阳历和阴历生日重合是哪一天,翻着手机上的万年历,一直翻到2083年也没有一次是重合的,于是很兴奋地想自己死不了了(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怪想法,觉得阴历和阳历生日不重合就不会死,哈哈),不过回家后发现如果按此法则计算,我早已死了好几年了,一”一||

  希望我可以活到72岁,就差不多啦,否则不能到处蹦跶,也就没啥意思了。

  顺便帖首Kitaro的Fiesta,听了一年杂七杂八的东西,最终又一次回归到日本音乐的怀抱,晚上无意翻到被分享的Fiesta,从别处看到一段评论,觉得写得挺好的,忍不住转载一下:

  

  以下文字来自:http://user.qzone.qq.com/383319235/blog/1272186207

  FIESTA,可以翻译成祭典,也可以翻译成圣日,或假日。
  音乐一开始,是简单的太鼓声,铿锵有力,缓缓揭开典礼的序幕。然后,用MIDI做出来的排萧声,悠远绵长。
  欢快的节奏,带点忧伤,带点空灵,用反复的吟唱手法,表述祭典时的宏大和激昂。
  特别喜欢伴随着MIDI效果时击打得恰到好处的太鼓声,让人浮想联翩,眼前开始浮现苍凉大地,一个人独舞在天地之间,如惊鸿忽现;又如骏马踏过莽莽草原,有未名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喜多郎的祭典,是糅合了日本的民间情感和对生死的顿悟。用西方人想象中的禅宗来理解祭典,自然是在悲伤之中掺合欢快,用一种超脱于万物之外的自由,去体会祭典场面的情感交融。喜多郎就是借用这种理念来演绎FIESTA,找寻祭典中的快乐。

Related Images:

[转载]三国杀中的概率计算及应用

  本文转载,无法考究原始出处,全文转载与以前相同,除了因洁癖问题把半角标点全部改为全角标点以外,无任何修改。

  个人觉对黄盖和甄姬的分析误差比较大,严重忽略了己方成员对其技能的影响,比如选黄盖时己方有华佗的情况;而甄姬则未考虑到司马在场的情况,己方司马和敌方司马对甄姬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忘了周泰的技能是否算判定,应该不算吧,否则司马在的时候也很无敌。

  摘要:

  本文计算了三国杀中一些有趣的概率结果,包括:甄姬洛神的期望为1,与周瑜确定的1张相等,如果只比较洛神和英姿两个技能,前者是占优的。黄月英的期望值 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仅为0.798。黄盖的初始平均手牌大约为15张,周泰可能性最大的死亡时间是第5次判定,计算平均值得,周泰的平均死亡时间是5.43。

  简介:今天概率论课上,老师讲到几何分布时一时找不到好的例子,站在讲台上发楞,而我却沉浸在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之中。那是灵山脚下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作为甄姬独斗主公,就在阴谋已败,满血主公看着红血的我抚掌而笑的时候,我发动了洛神,于是牌局上出现了如下序列:黑的,黑的,黑的,黑的,黑的……主公在一声高过一声的惊呼中含恨而终。带着对甄姬的景仰,我尝试着计算了一下甄姬洛神的期望,发现结果竟然与预想的不一样,于是我又对其他RP型英雄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有了这篇水文。

  1.甄姬与周瑜的比较   

  甄姬 薄幸的美人   

  洛神:回合开始阶段,可进行主动判定,若判定结果为黑色花色,视为判定成功,则将该判定牌收归手牌,并可以继续判定;若结果为红色花色,视为判定失败,技能终止。可以不断的判定直到不愿意继续或判定的结果变为红色为止。

  周瑜 大都督  

  英姿:摸牌阶段摸三张牌   

  公瑾的技能一目了然,多摸一张牌,而甄姬就要罗嗦的多,概括起来就是除了本来那两张以外,还可以一直摸直到摸到红的为止。我们见过一直被红牌憋死的甄姬,也见过黑牌如雨犹如神助的甄姬。为了搞清楚甄姬的技能到底有多大价值,我们来计算一下甄姬额外摸牌数量的期望。

  由概率论的知识可以知道,甄姬摸牌张数X是服从几何分布的离散随机变量,其中参数p为1/2。用a表示甄姬额外摸牌数量的期望,则有这个数列的求和很简单   这说明甄姬洛神的期望为1,与周瑜确定的1张相等(之前我觉得甄姬的期望会小一些),单从期望值来看,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三国杀特有的性质,尤其是诸葛连弩等设备的存在性,牌多的时候威力增加得非常之快,玩家存在着一种风险追求的心理,于是有

  性质1. 一般情况下,手牌的效用函数u关于手牌张数x是单调递增的凸函数。用凸函数的性质我们不难证明,甄姬的技能造成的手牌效用大于周瑜的效用,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比较洛神和英姿两个技能,前者是占优的。

  2.更加招恨的月英姐

  黄月英 归隐的侠女

  集智:当她使用一张锦囊牌后,立即从牌堆顶摸一张牌加入手牌。

  相信大家都有看着黄月英打单机看到睡着的经历,有了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也尝试着计算一下黄月英的期望。由于锦囊里无中生有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们将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讨论。首先,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做如下假设:

  假设1. 摸牌的过程是无放回抽签模型。这就是说,任何时候,从牌堆上方摸到某一种牌*的可能性p*就是这种牌的张数在总张数里占的比例。这不仅是对于自己摸牌的阶段来说,也忽略了别人手中有你要的牌的可能。在甄姬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用到了这一假设。这一假设引起的误差是很小的。事实上,计算所得的期望一般很小,在1 左右,所以摸到很多张同种牌的概率很小,与我们的假设符合。

  我们首先讨论无中生有对于一般玩家的影响。 用p*表示某次摸牌摸到无中生有的概率,有p*=a*/s, a*是无中生有的张数,s是总张数,在某次无中生有摸到的两张牌中至少有一张无中生有的概率是1-(1-p*)×(1-p*),由于p*很小,尽似取为 2p*。实际情况a*=4,s=109,p*=0.037. 定义n次无中生有的牌中还有无中生有的情况为n+1阶无中生有,于是从上面的推理中我们得到:性质2. 高阶无中生有可以忽略。下面我们开始计算黄月英附加摸牌张数的期望a。在这里也要做一个假设,黄月英会将所有能用掉的锦囊用掉,同时忽略所有五谷丰登的影响(太崩溃了)。首先计 算使用一张锦囊后集智带来的额外张数b。用p表示黄月英下一张摸到非延时锦囊的概率(不包括无中生有)。根据类似几何分布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关系: b=1+p×b+p*×(3+3b) 解出b得: b=(1+3p*)/(1-p-3p*) 游戏中,p=18/109=0.165. 按计算器得b=1.53. 由此我们可以开始计算a.(这是一个综合考虑一般锦囊和无中生有的浩大工程…) a=p×p×2b+2p×b+p*×p*×2(2+b)+2p*×(2+b)-2p×p*(2+2b) =0.798 计算结果令人惊讶,黄月英的期望值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仅为0.798!相比之下,还不如周瑜和貂蝉的确定1张,甄姬的平均1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性质1给出解释。从b>1可以发现,黄月英一旦摸到一张锦囊,潜力是很足的,而且黄月英在第一轮六张手牌时是极其恐怖的。黄月英用较低的平均值换取了更高的风险,也就是爆发力。

  3. 公瑾,请鞭挞我吧!在三国杀游戏中,总有一些恶趣味的人对于某暴力英雄有特别的喜爱。

  黄盖 轻身为国

  苦肉:出牌阶段,可主动减一点体力,从牌堆两张牌。在自己回合可以多次使用该技能。有了之前的分析,有关黄盖的计算就简单多了。先做如下假设: 假设2. (暴力黄盖假设)所考虑 的黄盖会在任何有可能时将自己变成一滴血的状态。

  于是有推论 推论1. 暴力黄盖的所有桃和桃园结义等价于无中生有。此时摸到“无中生有”的概率p*=13/109=0.119。忽略黄盖同时摸到三张“无中生有”的可能,忽略高阶“无中生有”,则暴力黄盖在第一回合未受打击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手牌平均数近似为: a=4+2+(4-1)×2+12p*×(1-p*)^11×2+(12选2)p*^2×(1-p*)^10×4 =12+1.766,计算过程中发现,由于手中初始张数很多,p*也不是很小,高阶“无中生有”产生的影响并不能忽略,所以a只是黄盖手牌的一个下界,综合各方面因素给 出估算,黄盖的初始平均手牌大约为15张! 试想一下,这样的一个人坐在主公的下家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对于主公是多大的威胁。(以后大家不要再鄙视暴力黄盖了…)

  4. 信春哥者得永生 啥都不说了。

  周泰 历战之躯

  不屈:任何时候,当你的体力被扣减到0或者更低时,每扣减一点体力:从牌堆上方亮出一张牌放在你的角色牌上,若该牌的点数与你角色牌上已有的任何一 张牌都不同,你就不会死去,此时机视同濒死状态。 史上最恶心的小强,我曾作为黄盖手持连弩近十张杀奔向主公,被下家忠臣周泰半路截住,硬抗所有杀而屹立不倒,最后被其一刀砍翻。从此,周泰到底能活多久成了江湖上永远的谜…谜… 与前两个问题相比,有关周泰的计算倒不复杂,也不涉及什么引理,只要用到概率论的基本知识就可以了。用s表示总牌数(此处取 s=52×2=104),从濒死开始,An表示在第n次判定后仍然屹立不倒这一事件,Dn表示周泰死于第n次判定这一事件。我们有: 由An与Dn的关系得带入数据计算得到数值列表以及图像。

  结论:周泰并不是那么硬嘛。周泰可能性最大的死亡时间是第5次判定,计算平均值得,周泰的平均死亡时间 是5.43(以前相信的一种说法是7次)。终于知道周泰能活多久了。 讨论:本文给出了有关RP型英雄的几个有启发意义的概率结果,其中甄姬和周泰的计算基本是精确的,而有关无中生有的讨论都是近似的,都没有考虑五谷丰登的影响,对于黄盖的计算还有很大的不确定程度。希望有牛人能够给出黄盖的更加合理的计算结果。

Related Images:

今天悲剧了

  早上一早被朋友拉到城西吃饭,以前刚毕业的时候,还经常和一群人聚,现在大家有此住城西,有些住城东,像我这样的又住滨江,还真难得聚在一起吃饭。果然被人说饭量下降了,我已经不在是当年的饭桶了,当年有一次高兴的时候,一个人在此地吃了一桶饭(大概七八两饭),饭桶一绰号那是响当当的,现在三个人才吃了一桶饭,一”一||

  等公交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奶奶,对我说给我提点建议问我要不要听,我当然是很尊敬地洗耳恭听了。然后老奶奶就开始教育我了:年轻人不要一天到晚塞着耳塞,对听力不好的。然后说如果是老年人她才懒得劝,反正过几年就一堆黄土了,我们年轻人是祖国的希望,不能做对身体不好的事情,否则会被外国欺负会亡国的。在相互愉快地祝福了对方后,本神仙飘回滨江了。老人家太好意了,我是不好违却的,于是回来的路上破天荒地没有戴耳塞。当然,以后的确还是要尽量少戴,不过该听音乐还是要听的,人生就这么点爱好了,时间真是不够用啊,车上不听音乐还真没多少时间能认真地听。

  然后坐车回滨江,上了楼才发现没带钥匙,be这头猪又恰好出去有事不在家里,于是一个人跑去市民中心。虽然上午还在说今天的默哀实在太过形式化,不过在公交上看了一系列视频报道,当时感觉还是很难过,当然还是更希望看到社会自发的援助精神,而不是完全是因为一些形式化的行政命令。自从512关注了太多这样的信息,现在都不大敢关注这类新闻,不希望被这种因灾难而掀起的社会真情而感动,这些感动后面,更多的是悲情。

  上一次去钱江新城还是三年前听神秘园的音乐会,很多路还在施工,朋友开车还转了半天才转到大剧院,现在过去感觉已经四通八达了。市民中心果然是豪华,如果只说那一片建筑的话,说奢靡也不为过。转了一下设计展览馆和图书馆,感觉还是有点科技含量的,展示厅挺适合介绍推广杭州。鉴于此地过于奢靡,相机实在难以拍出全貌,就不放图了。

  大热天的在外面转悠了三个小时,傍晚回到彩虹城,看到了传说中的潮水,以前在楼上只是远远的望见,今天因为被关在门外,正好被我赶上了。不过潮头虽大,也只是几分钟就过去了,美丽总是经不起时间的流逝。

  

  晚上傻傻地在江边转了两个小时才进家门,而且mp3还没电了,真悲剧。

Related Images:

质量是一种责任

  近期在读《团队制胜》这本书,感觉非常不错,书中的一些观点很有借鉴意义,我们不怕犯错,但却怕知错不改。读到第四章了,从切身体会来说,感触蛮多的,所以对前几章觉得不错的观点总结一下。

  1、在大多数软件项目中,真正缺乏的仍然是对产品的明确并一致的理解,以及在项目的整个周期中对这种理解的管理。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毋庸置疑吧。

  2、那些成功的团队中通常拥有丰富的经验、合理的计划,并且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也是公开和坦诚的,研究小组很少会认为采用某项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觉得技术并不是产品成功的关键,所以也一直对技术的热衷程度相对较低,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本质在于产品,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技术这个职位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但往往技术人员付诸于产品开发中的执行力度,比技术本身对产品的影响更加重要。

  3、项目回顾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一种有效避免产品缺陷的手段,但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努力缩小发生问题与产生结果之间的时间距离。这一点最近感触颇深,一些问题很早就被自己或者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提出过,但一直没有着手解决,等到相关模块已开发接近完善阶段或者说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才去改,这时必然伤筋动骨,一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严重打击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4、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最优方法。

  5、牛仔与无名英雄。成功不仅只依靠少数几个人,个人英雄主义从长远来说不利于产品发展。工作不是读书,读书也许只要一个人默默地努力,必然会有所收获,而产品,却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从策划人员,技术人员,美术,运营,缺一不可,每一个人都将是为产品负责的英雄。

  6、激情是富有感染力的,首先从少数人开始,并最终传播给其他人。一个团队和一支军队一样,总是由少数人的感染,最终决定这个团队的灵魂与对外气质。

  7、质量是一种责任,正好看到这一章,对这一点感触颇多。同时可能是受个人追求完美性格的影响,总是希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就尽量保证质量,质量保证是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的,不是管理者(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责任,更不只是QA部门的责任,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现实开发中,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正确地对待质量——我们的任务是正确地完成工作,而不只是完成工作。

  所以,一般我在开发过程中,会尽量考虑全面并完成自我测试,我觉得在开发过程中多花些时间思考,并不是一件坏事,工作几年,开发过程中很少用到流程图之类的,这方面的经验非常欠缺,前一阵子试验了一下对一些复杂模块都先做一份流程图,再进行开发,虽然前期时间花得较多一些,但开发却是前所未有的顺利,最终的产出几乎没有逻辑上的bug和缺陷。

  同时,一直觉得如果开发过程一味地追求进度,最终产品质量是很难控制的。所以一直比较郁闷的是,因为整个团队的进度计划和个人的计划有所偏差,导致不得不经常通过加班来同时保证质量和进度——人(或许只是我自己)总是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过多地被别人指手划脚,每个人都是有各种各样情绪的。但通过这种方式协调质量和进度,可能不会在意付出了多少,但如果像第三点中提到的那样,人力资源被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浪费,造成的积极性打击是更加致命的。

  在模块提交QA部门之前,自己职责所在也必须尽量保证质量,QA应该更多地扮演质量的把关者,而较少地扮演问题的反馈者。如果一个产品交由QA,不是一些逻辑死角都能发现一堆bug,我觉得开发人员应该汗颜吧。

  当这种以责任对待质量的态度成为团队的一种理念,一种默契,那么最终输出的可能未必是商业上成功的产品,却至少也敢说一声“勿以成败论英雄”。

Related Images:

缅怀看道

  看道还是非常不错,虽然两年来只是偶尔用用,不是忠实粉丝用户,不过知道身边很多朋友在用而且强力推荐过。

  看道发展一直可以,如此结局虽说无奈,不过也非偶然。

  纪念一下:

  

  曾经,我们有个梦想 — 看道将于近期关闭
  梵天

  写下这些文字是沉重和痛苦的……

  曾经,我们有个梦想,这是关于新世纪及非流行音乐的梦想,关于中国非流行音乐爱好者的梦想。我们用自身十二分的努力去尝试,不求个人回报的多寡去尽力实现,只希望能为和我们这群人一样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大家喜欢并便于交流的家。

  然而,现实始终是梦想的敌人,虽然我们有所有乐友的支持和鼓励,有所有超级用户辛勤的贡献自己的收藏,但中国音乐互联网相关产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以及网站培育所需的时长,还是令我们背后的投资方决定放弃,而后续接洽的各方资金也持观望态度。

  因此在这里,我怀着无比遗憾的心情向大家宣布,See2say 看道,这个伴随了我们两年的家将在8月9日正式关闭。请所有用户尽快备份你们发布在“See2say 看道”上的所有文字、图片及音乐资源。

  在这剩余的时间里,“See2say 看道”小组会继续维护网站正常运作直至最后一刻。最后,请允许我以个人的名义向所有“See2say 看道”用户说一声:如果“See2say 看道”曾经让您失望,如果现在的结局令您痛惜,抱歉,我们尽力了。

  梵天
  2010年8月5日

  看道关闭的补充说明

  亲爱的道友:大家好!

  这里就“看道关闭”的事情做一些补充说明,希望能解释大家心中的一些疑惑。

  1、关于投资方的放弃。

  有些朋友因为投资方的放弃而怪罪于投资方,这是不应该的。就我个人而言,对投资方一直是感谢和理解的心情。毕竟,没有投资方的投资就没有现在的“看道”。而投资方为保护自己资金安全决定放弃,就像我们每个人走在路上保护自己钱包里的钱不要丢一样,是很正常的行为,并不是一种过错,因此也请大家理解。

  2、“看道关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看道”是因为缺乏资金而关闭了,实际上不是。“看道”所需的资金,对于任何从事投资的个人或公司来说,都是很小数目,并不会成为大问题。关键在于中国互联网音乐产业的未来不被看好,相关政策也不明朗,对于投资方来说进入这个行业风险是很大的,因此“看道”才会得不到资金支持而不得不关闭。

  3、我个人及“See2say 看道”小组是否已经放弃?将来会做什么?

  我个人及“See2say 看道”小组直到看道关闭前最后一刻,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会放弃,也会拼尽全力。但“看道”毕竟是公司运作,所有努力必须符合公司规定及股东协议,这点也请大家理解,同时做好心理准备。一旦“看道”真的关闭了,我首要的事务是相关的善后问题,至于将来会做什么目前还没有决定。

  4、捐款是否能挽救看道?

  大家要捐款挽救看道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也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正如前面第2点所说,资金并非“看道关闭”的根本原因,因此请大家不要再考虑以任何途径、方式捐款的事情了,这样并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

  大家这些天的行动和言语让我们非常感动,请大家相信我们是最不愿意看见看道关闭的,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能够争取的每一个机会。因此请大家配合我们目前的工作,在以上几点给予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谢谢大家!

  See2say 看道小组
  2010年8月7日 

Related Images: